

批把葉含皂貳、苦杏仁貳、烏果索酸、齊墩果酸、丁香素、維生素c,還含微量砷。種仁含苦杏仁貳,脂肪油,還含少量蠟類物質(zhì),蠟醇、蠟莖棕桐酸鹽。種子含有4, 5一亞甲基脯楷肥葉消茶氨酸。

1.枇杷葉性味苦涼,內(nèi)含揮發(fā)油、皂甙、維生素B1、葡萄糖、枸櫞酸鹽、鞣質(zhì)等,葉內(nèi)之皂甙,有祛痰作用。
2.《本草綱目》曰:“枇杷葉,治肺胃之病,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。氣下則火降痰順,而逆者不逆,嘔者不嘔,渴者不渴,咳者不咳矣。”

4.經(jīng)做抗菌試驗(yàn),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
6.或以布包后再煎亦可。枇杷葉用蜜炙,可加強(qiáng)潤肺作用;用姜汁涂炙,則可加強(qiáng)和胃降逆的作用。

1.治支氣管炎:批把葉、野菊花各0. 025kg,白茅根、旱蓮草、柏子仁各0.015kg,水煎服,每天一劑。


鮮蘆根0. 005kg,批把葉0. 007kg,白糖適量,鮮蘆根和洗凈烤干的批把葉一同煎,濾渣加糖當(dāng)茶飲,適用于胃氣不隨,嘔吐,具有清熱和胃的作用。